古蹟之旅

開初彰化第一寺──開化寺歷史介紹

IMG_2331

開化寺「葫蘆造型的門罩式山門」十分有特色。

開初彰化第一寺──開化寺歷史介紹

知道彰化縣第一間官修寺廟是哪一間嗎?不是 龍山寺 ,也不是 定光佛寺 ,而是坐落於彰化寺永樂街商圈鬧市的── 開化寺

IMG_2443

上聯:開來繼往皆以脩身為本 下聯:化度慈航總須念佛至誠

早在清雍正時彰化設縣,1724年彰化縣首任知縣談經正到任,在縣衙署右側新建彰化第一座寺廟,取「初『開』彰『化』第一寺廟」之義,取名為「 開化寺 」。這段歷史留下了「開彰第一縣公,首建開彰第一寺院」之美談。

《彰化縣志》記載彰化縣寺廟之創建與發展和閩粵移民屯墾台灣有密切關係,目的在 宣揚名教、移風易俗,彰化縣的首任知縣在縣衙署都還沒蓋成前,就先蓋了開化寺。

乾隆51年(1786年)發生 林爽文事件 ,開化寺因緊鄰縣衙署遭焚毀,後來修建焚毀的寺院,形成「二進一院」的格局,道光15年(1835年)開化寺又遭回祿之災,再一次原址拓建,格局變成「三進二院」。

目前後殿石柱還能看到「道光丙申年立、邑內監生鄭廷貴、黃兆祥敬奉」等字樣。道光20年(1840年)開化寺舉行落成大典,並鐫石銘記於廟右隴石,碑文記載約花四千多元,以當時的幣值來說,規模十分大。

日治時期進行都市計畫開闢道路,拆除開化寺三川門、前庭,重建山門,改為當時流行葫蘆造型的門罩式山門。日本政府為控制宗教,於各縣寺成立寺廟整理委員會強制徵收廟產,開化寺遂收歸為市役所擁有,自那時起,開化寺從有和尚住持的和尚廟變成施主廟(沒有和尚住持)。

IMG_2390

日治時期的山門是「斷翼升箭口」形式,有燕尾脊飾,和孔廟相同。 (翻攝自《彰化開化寺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》)

昭和20年(1945年)彰化受到盟軍戰爭轟炸,寺廟正殿、後殿、牆門受損,光復後由仕紳集資重新修建並刻有重建石碑於廟左牆壁。民國40年收歸彰化市公所管理,民國74年公告為古蹟。921大地震時開化寺損害嚴重,寺廟屋脊倒塌,木造架構傾斜,墻壁嚴重龜裂,於民國91年修復竣工,耗資三千五百多萬元,並立石碑於廟左牆壁。

IMG_21781

民國93年持續在寺廟後方設立禮佛堂,並於頂樓安座8米高銅製觀音聖像。至此是為現在的開化寺院景全貌。

IMG_2225

介紹了開化寺的歷史,接下來請期待~~開化寺的建築特色

創建年代:雍正2年(1724年)
古蹟等級:縣定三級古蹟
管理人:現任市長(彰化市公所寺廟室)
地址:彰化市中華路134號
電話:04-7268741
面積方位:座北朝南,約200坪(含禮佛堂)
開放時間:上午六時到晚間九時

 

#開化寺 #古蹟之旅 #彰化縣

旅居大千世界.饞食人間美景

 

 

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